慢性盆腔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、体征及多项检查综合判断,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类:
一、病史与症状评估
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下腹隐痛、腰骶部酸痛、性交痛、月经异常(如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)等典型症状,以及既往盆腔炎病史、宫腔手术史或感染高危因素。症状持续时间、加重诱因(如劳累、性交后)等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二、妇科检查
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,观察是否存在以下体征:
子宫颈举痛:轻提宫颈时诱发疼痛,是盆腔炎性疾病的最低诊断标准之一;
子宫及附件区压痛:子宫体或双侧输卵管、卵巢区域有触痛,可能伴有附件增厚或包块;
阴道分泌物异常:如脓性或黏液脓性白带,提示可能合并感染。
展开剩余50%三、实验室检查
血液检查: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、血沉加快、C反应蛋白(CRP)水平增高,提示存在炎症反应;
病原体检测: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、培养,明确沙眼衣原体、淋病奈瑟菌等性传播病原体感染。
四、影像学检查
B型超声:首选无创检查,可发现输卵管增粗、积液,盆腔积液或包块等结构异常;
磁共振成像(MRI):对软组织分辨率高,能清晰显示盆腔粘连、脓肿等复杂病变。
五、腹腔镜检查
作为诊断的“金标准”,适用于疑难病例。通过直接观察盆腔内器官,可见输卵管充血、粘连、积水等病变,并可取组织活检确诊。但因有创性,通常在非侵入性检查无法明确时采用。
诊断关键点:需同时满足症状、体征及辅助检查异常才能确诊。例如,美国CDC标准要求至少存在子宫颈举痛或子宫/附件压痛,并伴随其他支持证据(如发热、分泌物异常或炎症指标升高)。若出现长期下腹痛、月经紊乱等症状,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,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孕或输卵管损伤等并发症。
发布于:北京市盈亚配资-合规配资平台-配资网前十名-互联网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