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高考上海卷作文题
写作 (70分)
有学者用“专”“转”“传”概括当下三类文章:“专”指专业文章;“转”指被转发的通俗文章;“传”指获得广泛传播的佳作,甚至是传世文章。他提出,专业文章可以变成被转发的通俗文章而面对大量“转”文,读者又不免期待可传世的文章。
由“专”到“传”,必定要经过“转”吗?请联系社会生活,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。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
独家解读
上海的作文题向来具有自己独特的“风味”,恰如上海既是江浙名都,又是世界之都,以现代而开放的时代气息著称一样。上海的作文题既不失江浙的婉约之美,又兼具国家大都市的超前和大气。海派文章的细腻婉转,深邃哲思在其高考作文命题中可见一斑。
2025上海卷的三个词的连环相系属于关系型命题。“专”指专业文章,专业文章表明文章在某一领域专业深邃,精于一域,正所谓“术业有专攻”。而“转”指被转发的通俗文章,面向大众,浅显易懂,广为流传之文。高雅专深的文章固然专业高深,然而通常来说,唯有化雅为俗,方可雅俗共赏,广为流传,为大众和时代所接受。而“传”指获得广泛传播的文章,甚至是传世文章。当然,广泛传播的未必都传世,但是传世的文章多数是广泛流传的,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和认可的,经得起历史和时代检验的。
展开剩余79%那么,由“专”到“传”,必定要经过“转”吗?这个要辩证对待,有的真理或者学问确乎不太易为流传至广,通俗化确实有一定的难度,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也不是绝对的,也是有通俗化的可能的,也许通俗化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。绝大多数的传世文章还是可以通俗化,广为流传,达到雅俗共赏的。所以,这是一个辩证分析的思维考察,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然而,最好是不要绝对化,最好体现出辩证分析的思维。
题目虽说是文章之流传,事实上讲的是人类社会一切学问、技术、精神和事业的雅俗转化,流传承继的问题。学生不必拘泥于“文章”二字,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”人生无处不文章,泽被后世是真章。打开思路,放开胆子,方可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”,成就佳作。
下水作文
✧
千淘万漉见真章,
吹尽黄沙始到金
✦
任何专业之文章,通常必经千回百转,经由大众和时代的检验,在历史的洪流中沉淀成珠,终为真章,泽被后世,正所谓“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黄沙始到金。”
文章千古事,传世见真章。千古文章,不乏高深专业之篇章,所谓“术业有专攻”。有些的确很难化雅为俗,达到雅俗共赏之境地。但也不是绝对的,任何高深之理论或文章,终会随着时光的变迁,如水落而石出,明晓于后世。当然,那些艰深晦涩又缺乏实际价值的文章却终会被大浪淘尽,成为历史的尘烟。而真正的传世华章,是经得起历史和时代检验的,在广为流传中终成黄钟大吕,震烁古今。
作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源头的《诗经》,被以“风”之雅称来代指,缘于《诗经》中的“国风”部分主要是民间采集的歌谣,朴实无华,雅俗共赏,成就也最高,故而也成就了其经典之地位。
“妙言至径,大道至简。”千古文章大家无不是文字功底炉火纯青之人,亦是思想圣明通达之士。他们善于深入浅出、言简意赅地将高深之学问转化为雅俗共赏的文字。而恰恰是这返璞归真的文章经得起岁月的考验,大浪淘沙,成为传世之文章,千古之绝唱。《论语》短小精悍的语录体文字中,蕴含了人生的智慧和治国的理念,成为儒家经典,也才有了北宋名相赵普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的美谈。《道德经》仅仅五千余字,却包蕴了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,言近旨远,广为流传,深入人心,深泽后世,成为文化星空不可或缺的星座。《孙子兵法》将兵法战术高度概括,浅显易懂,传播久远,更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研习的兵法操典。
那些文学大家更是将深遂的情感,人生的哲思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,方才脍炙人口,广为流传,化为妇孺皆知的经典名句。白居易的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李白的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柳宗元的“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”王之涣的“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中国文化的风骨就在这历史的经典传承中沉淀成脊,巍峨挺拔。
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影响世界的伟大思想理论,也在于毛泽东同志将复杂深遂的政治军事思想,用贴近人民大众的文字表述出来。这使得全党全军上下,乃至于全体国民都统一了思想,统一了行动,将反帝反蒋的战争转化为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,彰显了毛主席超群的智慧和文笔,以及卓越的战争艺术和指挥艺术。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指出了建立人民军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。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将井冈山斗争时期同志们的悲观情绪一扫而空。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,最后胜利是中国的”坚定了中国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心。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”更是鼓舞全国军民解放全中国,开创新纪元。
今天的科技与文艺发展也应当提倡贴近人民生活,走出“象牙塔”,真正为人民服务,为时代服务,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技能和优秀的文化艺术普及推广,化“雅”为“俗”,提高国民的素养,凝聚民众的力量,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。青年学子也应为新时代的科技文化发展书写自己的传世文章。
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改革开放、民族复兴大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书写的世纪华章。民族大业不只是社会精英的“专业文章”,需要转化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“通俗文章”,通过我们共同的不懈努力、统一思想、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,书写好新时代的鸿篇巨制,传世华章。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当勇做时代的先锋队,高举新时代的旗帜,完成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华章。
千淘万漉见真章,吹尽黄沙始到金。大江东去何犹在?妙笔传世仰群峰。
作者简介:
裴小军,山西大学文学硕士,太原市十六中语文高级教师,太原市教学能手,太原市“十佳百优班主任”,太原市“敬业杯”大赛进入决赛并获三等奖,山西省和太原市两级下乡支教优秀队员,太原市安晋伟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,太原市贾进珠名师工作室成员,太原市人民监督员,小店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员。曾多次在太原市演讲、朗诵、歌词创作中获奖,多次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作品。
新作文杂志社
《新作文》杂志,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,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,是中国最先锋的学生作文类刊物。2000年7月,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,2001年1月正式创刊,国内外发行,国内统一代号CN 14—1274/G,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—9433。
发布于:山西省盈亚配资-合规配资平台-配资网前十名-互联网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